在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开幕式上(2002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全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从大约6亿增加到20亿左右,全世界将会第一次出现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岁以下少年儿童人口的情况。
老年人群的健康评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将避免不了的老化,出现身体功能下降,疾病逐渐增多,老年人中的慢性疾病患病率和伤残率显著高于非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基本健康者不足1/3,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这是摆在老年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
按着世界卫生组织(1984)关于健康的概念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还应该达到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说评价老年群体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躯体、社会、经济、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健康。
健康的自我评价是指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主观感受,能较准确地反映老年人群的躯体健康状况(表4)。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变迁:随着岁月的流逝,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人类也毫无例外的发生改变。在远古时代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尚无记载,公元前1万年的结绳时代,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5岁;二千年前约为20岁;到了18世纪时,平均寿命增加到30岁,19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及连年战争,使中国人的寿命停留在40岁左右。解放前(1949年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约35岁;1957年增长到59岁,每年平均增加2.8岁;直到1963年平均寿命为61岁,每年平均增加0.98岁;到了公元1982年时,平均寿命为68.2岁,每年平均增长0.34岁,此时寿命增长速度不是太快;改革开放到了1990年时,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平均寿命增长至72.4岁,农村为69.1岁。平均寿命居世界各国的中游地位。
目前全球平均寿命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其原因是疾病在阻碍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因此,只有消灭了疾病,人类才能延长寿命。到那时,发达国家平均寿命也将增至90岁左右。
20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及疾病控制方法不断发展。经济条件及人类的营养卫生学不断进步,我国患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卫生部统计全国传染病发病率由1985年的872/10万降至2000年的186/10万。北京市统计结果显示传染病发病率1985年为1343/10万,到了2000年降至326/10万。非传染性及退行性疾病和意外伤害有所上升,成为卫生工作者的挑战项目。
老年人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病,是指只有老年人才能罹患的疾病,其发生与衰老密不可分,包括:白内障、神经性耳聋、骨质疏松、老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