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SCC2007]杨延宗教授谈国内的房颤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7/4 16:12: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在我们国家已近十年,从98、99年阜外医院第一例房颤导管消融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国内发展非常快,可以这么形容吧――紧跟前沿、稳中有进,在某些方面更有特色。

《国际循环》:现在射频消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请您结合我国的医疗现状谈一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未来。

杨延宗教授: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在我们国家已近十年,从98、99年阜外医院第一例房颤导管消融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国内发展非常快,可以这么形容吧――紧跟前沿、稳中有进,在某些方面更有特色。第一个紧跟前沿就是现在我们对房颤机制的认识和国际上一致,对主流术式的认识跟国际上的一些共识一致,这就是紧跟前沿。第二个稳中有进体现在好多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国内做导管消融治疗中心不断增加,能够做导管消融的比较合格的医生数量稳步增加,导管消融的例数稳步增加,成功率稳步上升,并发症渐趋下降,整体水平和国内有名的中心能够基保持本同步,这是对十年来国内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一个总结。第三,跟国外相比还有一些特色,国外术式多样化,可能一个地区就有三种术式,各种中心的特色也很多,一个国家术式就更多,在国内则不同,很多基本共识达成之后很快就会达成整体的共识,也就是说对房颤治疗的共识更加趋于一致。例如:1. 对房颤机制、肺静脉触发和持续的机制问题,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肺静脉在触发和持续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器官,想治疗房颤就必须进行干预;2. 消融术式,都认识到了原来的阶段消融、局灶消融的问题和环肺静脉消融的优势,大家已经逐步接受了把环肺静脉作为一个独立的基础的术式进行推广和使用。3. 关于终点的共识,国外很多的争论是消融以后要不要进行肺静脉完全隔离,国内很确切的认为肺静脉隔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并且是高度一致,(以前房颤会上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都认为必须达到终点),另外一个关于终点的基本共识是国外很多统一环肺静脉消融进行加线、加点、加碎裂电位诱发程序等都有变化的指标,国内则基本保持对阵发性房颤进行环肺静脉消融不加点加线也不加碎裂电位,而是进行一个严格的环肺静脉消融,确切保证电隔离之后,作为一个基本终点就可以结束了,这一点在国内也高度一致。4.还有一点达成共识的就是中国的房颤患者很多,对适应症的选择也是基本上渐趋一致,例如对阵发性房颤的症状,如果心脏不是特别大的,患者有要求的,药物治疗无效的,对于这一部分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比较高;对于持续性房颤、慢性房颤、心脏大的、持续时间很长的,现有术式治疗可能成功率跟阵发性房颤比还是低。总之国内房颤现状还是令人满意的。尤其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在国际房颤治疗指南出来之前,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就先牵头组织专家出了《中国房颤治疗指南》,其中指出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无效,有症状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之后可以选择导管消融治疗,或者有条件的中心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这种提法是先于国外指南提出来的,我想这也是基于国内现状提出的特色之一,这种推荐已经被国内许多房颤方面的医生所接受了。


《国际循环》:国内进行房颤消融的医院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开展房颤消融术?

杨延宗教授:今年卫生部还召开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的准入,冠脉介入治疗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房颤也在制定一些相应的准入标准,电生理检查我们有相应的培训中心,相应的准入标准也可能在制定之中,这是大势所趋,我觉得尤其是对房颤消融,更是应该有一些准入制度、培训制度、监督制度、考查、验收等一些制度,都应该非常健全,才能保证它比较平顺,比较健康快速的发展。房颤消融现在需要一个大平台,就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有充足的病源,有良好的基础电生理的条件,有专门的一组做电生理的医生队伍,一个团队,还要有一个综合实力,需要良好的设备,对于射频消融治疗一定要有三维标测,当然还得有一个好的外科条件,具备处理各种并发症的能力,包括以后随着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增加,进行专门随访的梯队等等,如果一个中心把房颤做成规模,作为日常工作去做的话,这些需要都要具备,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国内很多中心在做的,实际上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刚讲到条件。除此之外呢,对于一些医生队伍要求也很高,要有基本的电生理基础,每年要有100例以上到200例电生理病源,要有基本操作基础,要有系统的学习,还要有一些左房操作的经验,因为很多消融都是经主动脉或右房到左房,消融都在左房,医生要有最基本的左房导管操作的基础、或基本培训,要有例数的积累,50例是必不可少的,这50例里面应该包括左房导管操作、尝试环肺静脉消融等等。如果要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比较成熟的医生,能够使并发症很低,成功率很高,很顺利,至少需要积累100例以上的经验才可以做到的,这个医生必须在数百例,数年的电生理环境下不断钻研、成长起来才可以做到的,所以说未来不缺实验室,不缺中心、不缺仪器、不缺制度、最缺的是非常成熟的专门的电生理人才,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国际循环》:目前国内射频消融的医师队伍质量如何?

杨延宗教授:实际上我们国内的医师队伍质量还是很好的,我七八年前曾经讲过,我们国内现在要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有一定的优势,第一有非常多的患者人群,第二有非常多的能做普通导管消融治疗的医生,而这些医生都是有非常多的基本电生理和基本导管消融治疗的一些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现在我们的实验室条件,不像以前设施不全、设备陈旧、功能不全等,现在设备都很齐全,非常先进,很多跟国外的实验室相比都不差。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国内现在逐步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一些电生理、起搏这种介入电生理学科已经慢慢独立,现在很多大的中心都已经是独立的人员在做了,这也是一个优势,当然这个优势国外都有,只是相比于我们一开始做导管消融术时突显出来了,还有一优势是国内的传帮带作用做的很好,大家都不保守,电生理行业教授之间、医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比国外多,学术平台也多,交流机会也比国外只多不少,如此一来对提高房颤消融是很有好处的。


《国际循环》:关于房颤规范化治疗谈一下您的看法

杨延宗教授:房颤规范化治疗讨论我觉得非常必要。任何一种治疗在医学方面规范是最重要的,从无序到有序,从相对无序到相对有序或到绝对有序都有一个过程。这段时间国内在很多教授的推动下,很多领域的规范化治疗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房颤治疗更需要规范化,因为其发病率非常高,危害非常大。本次研讨会有几个方面非常成功:第一比较全面。规范化研讨会不管是从机理、一些药物的各种治疗策略、比如律的问题,包括心室律控制的问题、转律的问题及抗凝问题都有一些规范的讨论。第二有深度。很多老师讲的幻灯片内容都体现了06年的指南,包括06年一些好的论文和文献,反映了最近代的东西。第三参与性好。讲课老师各个年龄段都有,有的是偏向于有经验的药物治疗,有的是针对于房颤的整个临床处理策略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另外,规范化讨论中强调了房颤非药物治疗,而且篇幅占了一定的地位,讨论的热烈程度也很高。大家认识到对房颤的药物治疗不管从个人经验来讲,还是从文献来源、临床各方面来讲,确实不是很令人满意。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人们不光关注普通的房颤治疗的临床问题,对特殊问题,像伴心梗、心衰、甲亢等一些情况也很关注。因为很多房颤患者病因是可以去除的,而这种病因去除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对临床大夫来讲,任何一个病去除病因都是第一位的,对于房颤也是同样如此。总之规范化论坛组织的非常好,如果相关东西能够成文并且发表出来,广大医生将会受益匪浅。
心律协会曾出了一本房颤共识,由胡大一教授领头撰写的,我认为写得非常好,非常贴近临床,在很多方面都是面向绝大多数普通医生和基层医生,所用语言和所强调的重点也非常切于实际,很有指导意义。以后随着对房颤的研究越来越深,文献越来越多,关注程度越来越多,可能很多东西更新速度会越来越快,像07指南可能马上就要出来了,国内很多地方都会组织专家进行解读,或者进行一些调整,或者结合国内的一些经验再版,我想关注它都是需要的,因为毕竟房颤是一个发病率又高,危害又大,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除了导管消融之外,大家基本都对它束手无策的病。另外对于国内房颤治疗的未来,虽然导管消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它解决不了所有房颤的问题,上千万的房颤患者如果都等着导管消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对学术界来讲不光是针对于一种治疗手段进行研究,国内这么多的研究机构对它的机制、对它的特殊治疗的药物,一些特殊患者人群的分类等临床上的所有问题都应该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那样才能从大的方面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部分适合做房颤消融的患者。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杨延宗房颤岭南会SCC2007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