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描绘ARB发展的完整蓝图——坚定降压之路,兼顾多重器官保护(二)

探讨新一代ARB的完全反向激动作用

作者:  邹云增   日期:2011/4/8 13:30:5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不同ARB降压和心脏保护作用之间的差异和ARB本身的分子结构及作用机制有密切关系。与其他ARB相比,近年来出现的新型ARB药物奥美沙坦在降压疗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ARB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对AT1受体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有关。

    邹云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不同ARB降压和心脏保护作用之间的差异和ARB本身的分子结构及作用机制有密切关系。与其他ARB相比,近年来出现的新型ARB药物奥美沙坦在降压疗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ARB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对AT1受体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有关。
    AT1受体的活性包括1)基础活性、2)因机械牵拉所致的活性及3)血管紧张素II(AngII)激活的活性。目前多数的ARB药物仅可抑制AngII激活AT1受体的活性,而对于AT1受体的基础活性和由高血压等引发的机械牵拉刺激的AT1活性则无法发挥作用,仅仅是AT1受体拮抗剂。而新一代ARB奥美沙坦,除了抑制AngII激活的AT1活性外,也可抑制AT1受体的基础活性及由机械牵拉所致的AT1活性,使得受体活性由基础水平进一步下降变成一个完全的失活状态,是一种完全的反向激动剂,即一种完全的受体活性抑制剂。奥美沙坦对AT1受体抑制作用的反向激动机制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关。咪唑环是ARB共同的效应结构,也是ARB拮抗AngII作用的基础结构。除此之外,奥美沙坦咪唑环上还具有羟基和羧基两个活性基团,通过这两个活性侧链与AT1受体高效紧密地结合,改变其相对于受体的整体位置,使AT1受体自身组织活性失活,发挥反向激动作用。
    研究表明,奥美沙坦反向激动机制及其与AT1不可解离的高效结合能力使其成为ARB药物中拥有最强降压效果的一种(图1)。

未来高血压管理应坚持中国自己的循证之路
    刘力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首位的死亡原因,如何加强血压管理,早防早治,及时把国外的最新的治疗手段和理念转化到中国的临床实践中去,是政府、学会和临床医务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标。但同时,中国的临床实践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随着中国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国的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与支持,所以对于高血压的管理中国医生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而中国医生更应立足于本土高血压特点,积极提高临床血压管理水平。目前,中国已经参与过许多大型的国际临床研究,同时临床治疗经验丰富,因此,完全有能力设计适合中国人特点的临床研究和管理项目,在未来的高血压管理中,坚持中国自己的循证之路。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ARB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