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十年间发生的多起药物危害事件如反应停、心得宁、西立伐他汀钠等,更使药物安全问题受到包括医生、管理层,甚至患者的广泛重视。由于遗传差异,中国人作为东亚人种与其他人种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人自身的药物安全性数据对保障中国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他汀类药物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也是各国相关指南推荐的重要药物。
阿托伐他汀是全球及中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他汀之一,全球上市17年,总体安全性良好。其在亚裔人群中的药物安全性数据,对中国临床用药有更多指导意义。
亚裔、非亚裔人群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相似
一项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征与白种人相似(表1)。这是一项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口服40mg两种不同产地片剂的阿托伐他汀生物等效性研究,同时还列出了在国外进行的口服10mg两种不同剂型片剂的阿托伐他汀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以便对中国人和白种人的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
从表1显示的达峰时间和剂量归一化后的AUC0-∞看,中国人和白种人的数据非常接近。尽管外国人AUC0-t 较中国人小,但t1/2 λ z却略长一点,因此表现出了AUC0-∞的相近。总体上说,除外国人AUC0-t 较中国人小外,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具有与白种人较为相似的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征。
亚裔、非亚裔阿托伐他汀安全性一致
不仅中国人群阿托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高加索人种相似,将视线扩大到整个亚裔人群,发现亚裔与非亚裔人群阿托伐他汀的药物安全性数据也是一致的。
2012年的长城国际心血管会议上,香港中文大学Juliana Chan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在亚洲人群的安全性与总体患者群相似。研究对来自101项阿托伐他汀随机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调查。调查共筛选58项研究77 949例患者,包括3191例亚洲患者,其中2519例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这些研究中既有短期试验,也有长期心血管终点研究包括SPARCL、TNT、IDEAL、CARDS等多项高质量试验。结果显示,亚洲患者和全部患者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因不良事件导致研究中断的患者比例相近,罕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未观察到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在骨骼肌安全性上,亚洲患者未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只有1例发生疾病,亚洲患者肌痛发生率较所有患者更低(6.7% vs. 8%),肌酸激酶(CK)>10倍正常上限只有8例。在肝脏安全性上,亚洲患者与所有患者相比,谷丙转氨酶(ALT)>3倍正常上限长期研究为2.1% vs. 2.8%,短期研究为2.4% vs. 3.0%;谷草转氨酶(AST)>3倍正常上限长期研究为1.9% vs. 2.1%,短期研究为2.4% vs. 1.8%。
这项研究提示,阿托伐他汀10~80mg剂量的安全性在亚洲患者与总体研究人群相似。存在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患者,强化治疗可降低其他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一结果或可鼓励医生帮助更多亚洲患者采用更为积极的他汀治疗,尤其是高风险患者,如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中国批准阿托伐他汀最高剂量与西方国家相同
由于中国人和白种人阿托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相似,因此阿托伐他汀在中国获得了最大日剂量80 mg的批准,这与西方国家应用剂量相同。不同于阿托伐他汀,出于安全性考虑,欧盟药品管理局指出,瑞舒伐他汀40 mg禁用于亚裔人群。故瑞舒伐他汀在中国批准最大日剂量为20 mg,仅为西方国家的一半。
中国患者,更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安全依旧
为探索中国人对他汀类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笔者与南京医科大学唐少文教授合作的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中国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80 mg与10 mg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安全性。
该系统性综述最终共纳入19篇文献,比较阿托伐他汀原研药不同剂量(80 mg vs. 10 mg)治疗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安全性。采用直接和间接比较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后者以第三种剂量为桥梁(图1)。
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在肝功能异常方面,阿托伐他汀80 mg与10 mg直接比较的效应值OR为0.43(95%CI:0.06~2.97),以20 mg或40 mg为桥梁进行间接比较的效应值OR分别为0.324(95%CI:0.064~1.651)和0.298(95%CI:0.005~17.263)。将固定效应模型改为随机效应模型重新分析两剂量间的直接效应,再采用ITC软件分析10 mg与80 mg比较的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以20 mg为桥梁10 mg与80 mg间接比较的效应值OR=0.36(95%CI:0.068~1.915),以40 mg为桥梁10 mg与80 mg间接比较的效应值OR=0.298(95%CI:0.005~17.287)。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比较还是间接比较,阿托伐他汀80 mg与10 mg在肝功能异常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表2)。相似地,在肌痛方面,以20 mg为桥梁获得80 mg与10 mg间接比较发生肌痛的效应值OR为0.105(95%CI:0.006~1.753),两组之间也没有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80 mg和10 mg在肝功能异常和肌痛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这为临床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提供安全性依据。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仍需开展更多、更大规模的研究来提供进一步证据。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在中国人群的药物安全性得到了坚实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总体来说,阿托伐他汀10 mg~80 mg剂量对中国人群是安全的。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ASCVD风险,并结合患者其他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适当的他汀及其剂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ASCVD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