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起草并发布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专家共识。2018年6月9日在2018东北心血管病论坛(NCF)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介入学组专场——冠心病CTO介入治疗CCTIO论坛(一)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教授概述了上述专家共识的核心推荐内容,让参会者对CTO的规范介入治疗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院士
详细的CTO病变影像学评估
反复仔细阅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读片)是CTO介入治疗的基石。CTO-PCI需进行详细的病变影像学评估,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作为术者了解技术、经验、体力及可用器械等情况;所谓知彼就是通过影像学评估了解闭塞时间、闭塞端形态、闭塞段长度、闭塞近段血管迂曲度、钙化及侧支血管等情况。
CTO-PCI介入治疗的策略规划
CTO-PCI进程中需要注意策略的调整,其关键在于及时的策略转换。若正向导引钢丝未能成功通过闭塞段,可考虑ADR技术或平行导引钢丝技术。为提高平行导引钢丝技术的成功率,可考虑采用双腔微导管介导。若闭塞段以远血管存在严重弥漫性病变,平行导引钢丝技术、ADR技术成功率往往都不高,若存在可利用的侧支血管,可早期启动逆向介入治疗。此外,对于复杂CTO病变,单纯正向、单纯逆向策略有时很难成功,需做好双向准备;一般来说,提倡在正向尝试失败后早期启动逆向技术或直接行逆向介入治疗,部分病例还可联合使用ADR技术。
CTO-PCI的术前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TO-PCI要获得成功,离不开充分的术前准备,这就需作好强支撑力的指引导管、CTO专用导引钢丝、球囊及其他器械的合理选择。
CTO-PCI的技术
临床实践中要成功实施CTO-PCI,还需要充分掌握和应用好各种相关技术(如正向技术、逆向技术)。就正向CTO-PCI技术而言,要做好正向导引钢丝的选择及更替,掌握好正向导引钢丝技术,知道导引钢丝通过后器械通过受阻或球囊无法扩张时在确认导引钢丝位于远端血管真腔后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就逆向技术而言,要做好导引钢丝的选择及操控,选择并用好微导管、掌握常用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及导引钢丝的体外化。
CTOCC CTO-PCI推荐路径
路径1:对于存在锥形残端CTO病变,初始策略推荐正向介入技术。
路径2:对于路径1中闭塞段以远血管无严重弥漫性病变且着陆区未累及较大分叉血管者,若闭塞段长度大于20 mm,推荐正向介入治疗中尝试ADR技术;若闭塞段长度小于20 mm,推荐正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导丝更替技术。若导丝更替技术未获成功,可尝试ADR技术。
路径3:路径1中闭塞段以远血管存在严重弥漫性病变及/或着陆区累及较大分叉血管者,若闭塞段长度大于20 mm,推荐正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平行导引钢丝技术;若闭塞段长度小于20 mm,推荐正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导引钢丝更替技术。若导引钢丝更替技术未获成功,可尝试平行导引钢丝技术。
路径4:对于行路径1~3推荐技术未获成功者,建议行逆向介入治疗或IVUS指导下的正向介入治疗。
路径5:对于无锥型残端者,若有可能推荐IVUS指导下循路径1~4中推荐技术进行尝试。
路径6:对于未配备IVUS设备或行路径5推荐技术未获成功的无锥型残端者,若无可利用的侧支血管,推荐正向介入治疗。其中,对于闭塞段以远血管无严重弥漫性病变且着陆区未累及较大分支血管者,推荐正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ADR技术。
路径7:对于未配备IVUS设备或行路径5推荐技术未获成功的无锥型残端者,若存在可利用的侧支血管,推荐行逆向介入治疗。
路径8:路径7中闭塞段长大于20 mm者,推荐逆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反向CART技术;对于闭塞段长度小于20 mm的CTO病变,推荐逆向介入治疗中首先尝试逆向导引钢丝更替或正逆向导引钢丝对吻技术。如上述技术未获成功,可尝试反向CART技术开通病变。
路径9:对于行路径8推荐技术未获成功的CTO病变,若闭塞段以远血管无严重弥漫性病变且着陆区未累及较大分支血管者,推荐行ADR技术;若闭塞段以远血管存在严重弥漫性病变及/或着陆区累及较大分支血管者,推荐IVUS指导下行正向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