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研究表明,多层面质量改进干预可显著降低卒中患者新发血管事件。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医务人员坚持以循证护理为依据是有限的,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多层面的质量改进干预是否能改善医务人员对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循证评估指标的依从性。
该研究纳入2014年8月10日~2015年6月20日,中国40家公立医院的4800例AIS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5岁,随访12个月。20家医院接受多层面的质量改进干预(干预组:2400例患者),另外,20家医院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2400例患者)。研究主要终点:9项AIS质量指标的依从性(症状发作<2 h患者,3小时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早期抗凝治疗、吞咽困难筛查、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处方抗栓药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抗凝治疗、他汀治疗、降压治疗和降糖治疗);次要终点: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长期结局[新发血管事件,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5)和全因死亡率]。
结果,共计3980例患者(82.9%)完成12个月随访。干预组较对照组更有可能坚持更多的质量指标(88.2% vs. 84.8%,95%CI:0.68%~6.40%,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糖尿病治疗外,其他质量指标,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53.8% vs. 47.8%,95%CI:-0.41%~13.79%,P=0.06)。次要终点,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新发血管事件显著降低,3个月(3.9% vs. 5.3%,95%CI:-3.51%~-0.55%,P=0.007),6个月(6.3% vs. 7.8%,95%CI:-4.0%~-0.35%,P=0.02)和12个月(9.1% vs. 11.8%,95%CI:-5.28%~-0.97%,P=0.005)。
此项在中国40家公立医院中开展的研究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多层面的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AIS患者的护理质量。但综合评估时,并不能作为一种全有或全无的衡量标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Yilong Wang,Zixiao Li,Xingquan Zhao, etal.Effect of a Multifaceted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on Hospital Personnel Adherence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Published online June 2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