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Euro PCR 2021大会已于线上顺利闭幕,此次会议公布的EBC MAIN研究结果,对真性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术式策略选择提出了不同于DKCRUSH-V研究结果的观点。那么,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策略究竟该如何选择,本刊特邀英国布莱顿和萨塞克斯医学院David Hildick-Smith教授就这项新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
英国布莱顿和萨塞克斯医学院
《国际循环》:此次会议您介绍了EBC MAIN研究的最新结果,请介绍一下两组的临床结局有何特点?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EBC MAIN是一项随机研究,比较左主干分叉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必要时支架置入与双支架置入的效果。它在11个欧洲国家的30个不同中心进行,患者招募花费大约3~4年时间,耗时较长。主要终点是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的综合分析,随访1年。
研究者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在必要时支架策略组中,患者先使用单个支架,然后进行近端优化,再对吻球囊扩张,最后在必要时使用另一个支架,则有14.7%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而在一开始即置入双支架的组中,主要终点在1年内达到17.7%。尽管两组在数值上有所不同,但无任何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有任何显著差异的唯一成分可能是靶病变血运重建。必要时支架组的重复事件发生率为6%,双支架组为9%,更接近统计学意义。(图1)
《国际循环》:计划单支架策略组哪些患者最终接受了双支架治疗?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在必要时支架策略组中,显然有单个支架,有近端优化,有吻合,然后在此研究中决定使用第二个支架。如果您在侧支血管的开口处仍严重狭窄,血流缓慢,或有可能发生闭合或剥离,则可以使用第二个支架。最后,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侧支血管持续变窄或由于A型或进一步夹层而置入支架。有趣的是,这种病例仅占20%。在80%随机分配到必要时支架策略组的病例中,仅置入一个支架,其余20%则置入第二个支架,然后进一步对吻扩张。
《国际循环》:鉴于此研究结果,对于需要干预的真正分叉左主干狭窄患者,应选择逐步分层临时支架策略还是常规双支架策略?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剖结构。如果我们将本研究中大致中性的结果与既往研究(从解剖学上显示DK Crush的结局更好)进行比较,则这些患者不同。
例如,在DK Crush中,这些研究中的SYNTAX评分高于EBC MAIN中的评分。同样,在DK Crush研究中,病变程度更大(侧支病变的平均长度为16 mm vs. 7 mm)。因此,如何选择支架策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剖结构,以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术者的理念。
在欧洲中心,侧支血管只有一定程度的病变很普遍,因此,必要时支架策略是首选。在侧支血管本身病变长度很明显的患者中,从广义上讲,不可避免最终要置入两个支架。因此,从一开始就正确地选择双支架策略可能完全合理,或者采取必要时支架策略,并在必要时查看如何放置第二个支架也完全合理。这表明,对于欧洲患者而言,除非有特别强烈的迹象表明需要预先进行双支架治疗,否则我们应该理想地考虑一种必要时支架策略。
《国际循环》:请介绍一下EBC MAIN研究后续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后续还有很多内容需要研究, 例如需要研究血管内超声对预后的影响,将研究疾病的复杂性,也许会研究分叉病变的定义标准,或者可以对其他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我们尚未决定,但会有很多选择,正如通常情况下,当您进行研究时,看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什么,它将为您带来新的可以重新研究的问题。总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