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的Byeong-Keuk Kim教授介绍了CT-CTO试验结果,重点介绍了CTO-PCI中冠状动脉CTA的应用
CT-CTO研究结果证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是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可以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这项由韩国国内进行的随机试验的结果显示,在接受PCI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比未经CTA的患者具有更好的PCI临床效果。Kim教授(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Severance医院,韩国)在TCTAP 2021大会上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CTO-PCI中缺乏冠状动脉CTA的随机数据
尽管日新月异的技术和设备为药物或传统心脏手术以外的微创治疗打开了大门,但是患者的特征(血管病变的长度,斑块的存在和侧支闭塞等)通常会影响临床预后。由于这些原因,介入医师强调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尤其是术前血管造影和CT成像检查的重要性。
冠脉CTA可以用来识别CTO,同时还可以预测术者通过CTO的难度。成像技术还可以协助术前规划,实现手术过程中的可视化以及对再通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长期随访等。
尽管专家已经暗示冠状动脉CTA可以在预测PCI后CTO患者的预后以及选择提高CTO-PCI成功率的程序策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CTO-PCI领域中缺乏有关冠状动脉CTA的明确的随机证据,这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在CT-CTO研究之前,非随机数据来自2013年由德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30人的CTA手术前冠状动脉CTA组的成功率为90%,而43人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3%。
冠状动脉CTA的血管再通率高于血管造影
由Severance医院的研究人员牵头进行的CT-CTO研究是第一项随机临床研究,希望能在12家韩国医疗机构的400例CTO患者中,证明在PCI之前行冠状动脉CTA的有效性。
研究者招募了19岁以上,符合TIMI等级0且冠状动脉闭塞期至少三个月的,符合PCI手术指征的CTO患者。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术前冠状动脉CTA组或血管造影组。主要终点为再通率,其定义为最终冠状动脉造影(CAG)中残余狭窄<30%,TIMI级血流≥2。
在探讨术前冠状动脉CTA相对于术前血管造影术的优越性时,冠状动脉CTA组的再通率比血管造影术组高出大约10个百分点(94% vs. 84%,95%CI:3.4~15.6)。
对257例J-CTO评分≥2的患者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冠状动脉CTA组的再通率为93%,而血管造影术组的再通率为77%(P<0.001)。当检查J-CTO得分≥2的143人亚组时,冠状动脉CTA组的再通率是95%,血管造影组是97%,表明无统计学差异(P=0.434)。
冠状动脉CTA组的手术成功率(定义为TIMI级血流≥2而无死亡或致命并发症)在冠状动脉CTA组中为94%,在血管造影术组中为84%,表明冠状动脉CTA优于单纯血管造影术的临床获益(P=0.003)。
在植入成功率方面(定义为成功置入支架后残余狭窄<30%),冠状动脉CTA同样明显优于单纯血管造影术,其冠状动脉CTA组成功率达95%,血管造影组成功率达85%。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Ⅱ型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率在冠状动脉CTA组比血管造影组低4%(1% vs. 4%,P=0.055)。冠状动脉CTA组完全没有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但血管造影组中有2%发生了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0.123)。
Kim教授说:“使用冠状动脉CTA评估 CTO进程和斑块特征(如钙化几何形状)可能有助于导航和选择合适的顺行和逆行导丝和装置,而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术者还可以通过结合基于各种纵向和截面冠状动脉CTA分析数据修改策略以提高CTO-PCI的成功率”。
他补充道,冠状动脉CTA组在PCI后一年内预后良好。冠状动脉CTA组的心血管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缺血驱动TVR的复合发生率比血管造影术组低21%。尽管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4),但他认为,该研究的持续时间尚短,在研究术前冠状动脉CTA与单独血管造影术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
“CT-CTO研究首次证明,CTO-PCI中冠状动脉CTA有助于提高再通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Kim教授说,“在冠脉造影评分较高的CTO-PCI患者中,术前冠状动脉CTA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图片
专家简介
朴哲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TCTAP主席团成员。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在韩国峨山医院进修疑难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韩国全南大学医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临床工作中擅长多种心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冠心病及疑难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4部。曾多次在国内外大型会议上发言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