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3日~11月15日在线上召开。复苏科学研讨会(ReSS)上发表的一项初步研究称,与较少练习正念的幸存者相比,正念或以非判断性方式感受当下的心脏骤停幸存者报告的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更少。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正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卡巴金(J.Kabat.Zinn)将正念定义为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在这种精神训练中,强调的是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不作评判。即“正念”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又对当下的一切不作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在现代心理学中,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和正念行为疗法。
回到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试图确定长期心脏骤停(CA)幸存者的心理症状相关因素。
心脏骤停通常是致命的,但由于普通公众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认识和培训的增加,能够识别和快速治疗心脏骤停的人,使得更多的人在心脏骤停后得以幸存,即心脏骤停幸存者。
正念或是对当前时刻的不作判断,是各种临床人群心理症状中的一种可修改的保护因素,或许能作为CA幸存者的潜在治疗目标。
研究入组了129 人(平均年龄为52岁;52%为男性;98%为白人),这些人平均在心脏骤停后存活了 5年。参与研究的人完成了两项心理健康调查,一项是2019年的基线调查,另一项是2020年的一年随访。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参与者都完成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5(PCL-5)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以及患者健康问卷-4(PHQ-4)评估抑郁和焦虑。一年随访时,幸存的参与者完成了修订版认知和情感正念量表(CAMS-R),评估注意力、意识、接受度和当前的专注度。
发现在一年的随访中,当参与者们更多地练习正念时,心理症状(如创伤后压力、抑郁和焦虑)较少。而基线心理症状适度预测了参与者一年随访时的心理症状,这意味着幸存者在第一个调查点经历的心理症状越多,他们一年后经历的心理症状就越多。
研究作者 Alex Presciutti 博士表示:“虽然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幸存者的身体、认知和心理影响可能会持续数年,这表明需要对幸存者进行即时和长期的护理,因此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以研究预防和治疗心脏骤停幸存者心理症状的潜在方法,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焦虑。我们之所以专注于正念,并将其定义为对当前时刻的非判断性意识,是因为正念可能与长期心脏骤停幸存者的心理症状有关。”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几乎所有幸存者都是白人,并且属于同一在线支持小组,因此这些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所有心脏骤停幸存者。另一个限制是研究人员只在一个后续时间点,而不是在几个不同的时间点评估正念。
“这些结果表明,心脏骤停后的心理症状不会简单地消失。如果不治疗,它们可以持续存在。然而,练习正念似乎是预防心理症状的潜在保护因素,因此应该在这一人群中进一步研究,”Presciutti说,“我们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随访那些出院后心脏骤停幸存者,研究正念和其他保护因素对心理症状的潜在作用。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些研究的结果来制定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治疗心脏骤停幸存者的心理症状。”
这项研究的结果支持AHA于2021年1月发表的科学声明《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身心联系》中的建议。声明指出,基于正念的干预措施,如冥想或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感知压力和抑郁,并对心血管疾病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
科学声明编写委员会主席Glenn N.Levine如此评价:“思想、心脏和身体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正念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并更好地控制自己对日常生活经历的情绪反应。这项研究的结果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谁可能从正念干预中最大获益。”
Take home message:
与较少练习正念的幸存者相比,正念的心脏骤停幸存者在心脏骤停后至少一年报告的心理症状较少,例如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研究开始时有更多心理症状的人,一年后出现更多的精神疾病症状可能性更大。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检查心脏骤停后更长时间内正念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正念干预是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患者的心理症状。
参考文献:Mindfulness linked to better psychological health a year or longer after cardiac arrest,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suscitation Science Symposium 2021, Presentation MDPR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