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最新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仍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高血压作为最重要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之一,患病人数达2.45亿[1]。更为揪心的是,我国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已成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2]。不同于老年人群,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活性较高,亟需适合自身病理生理特点的治疗方案。
编者按
近日,我国最新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仍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高血压作为最重要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之一,患病人数达2.45亿[1]。更为揪心的是,我国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已成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2]。不同于老年人群,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活性较高,亟需适合自身病理生理特点的治疗方案。
《中华高血压杂志》最新一期刚刚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3],从我国高血压治疗现状出发,特别提到应关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并重点介绍了新型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BB)+钙通道阻滞剂(CCB)长效单片复方制剂(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康忻安®)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本文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一、关注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患病率增长快,高交感病理生理特点突出,亟需优化治疗方案
01
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激增,年轻化趋势明显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依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2.45亿(按2018年发表的患病率23.2%估算)[1]。2021年新发表的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进一步增加至27.5%[4],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在高血压患病人数显著增加的同时,我国高血压还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5]。尽管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但35~64岁是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最快的年龄段,例如45~5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0%,是25~34岁人群的5倍(图1)[2]。这考虑与中青年是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主力军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许多高血压前期人群发展为高血压,导致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加[2]。
图1.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35~64岁患病率增长最快
2017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China PEACE研究基于170万成人(35~75岁)数据提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35~64岁占比高达71%[6]。然而,由于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以及工作压力大、疏于健康管理等因素,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问题尤为突出,与老年人群相比“三率”甚至更低[5],临床应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现状。
02
中青年高血压交感活性较高,亟需基于病理生理特点的优化联合方案
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尤其是中青年工作与生活压力较大,更易导致SNS过度激活,最终致使血压升高[5]。调查显示,我国38.2%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心率≥80次/分[7],提示可能存在SNS过度激活。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SNS过度激活的比例更高;而且年龄越小,SNS过度激活的比例越高[8]。
以上数据提示,我国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仍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亟需针对高交感的优化降压方案,如以BB为基础的长效单片复方制剂(SPC)。
二、BB与CCB降压:从单药到联合,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应用广泛,机制互补好搭档
BB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SNS活性来抑制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尤其适用于伴心率增快的中青年以及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高血压患者。BB异质性较大,临床应优选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以减少对肺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CREATIVE研究证实,对于伴心率增快的中国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降心率作用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9]。
CCB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来发挥扩张血压、降低血压的作用,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降压药,其中氨氯地平是临床试验证据最为充分的CCB。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治疗才能降压达标,BB+CCB是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之一。两者联合可实现机制互补,协同降低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相互抵消或减轻(CCB扩血管和增加心率,而BB缩血管及减慢心率)。无论比索洛尔还是氨氯地平,都已在我国广泛应用长达20年,两者联合治疗的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及安全性受到高度认可。
三、BB+CCB长效SPC:从循证医学看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的治疗优势
与自由联合降压治疗相比,SPC因使用更方便可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是近年来降压治疗的新趋势。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是目前我国唯一进入临床应用的BB+CCB长效SPC制剂,已在全球40余个国家上市,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其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均已得证实。
01
降低血压和心率疗效
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显示,BB或CCB单药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n=200)在应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治疗18周后,74%的患者实现降压达标,收缩压显著降低25.3 mm Hg,心率显著降低减慢9 次/分(均P<0.001,图2)[10]。其他多项研究也证实,与单药或自由联合相比,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可更快速且显著地降低血压和心率[11,12]。2022年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氨氯地平5 mg单药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换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比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加量至10 mg降低舒张压作用更强,降低收缩压作用相似[13]。
图2.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实现血压和心率双重控制
02
安全性
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机制互补,不仅控制血压和心率的疗效显著,还可相互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在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n=10,532)中,高血压患者从自由联合改为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在6个月治疗期间报告的不良事件率仅0.7%,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患者比例仅0.09%,提示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2]。
03
依从性
使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上述大样本队列研究中,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治疗6个月时,98.1%的患者被判定依从性良好(图3),明显高于BB或CCB单药治疗(70.0%)[12]。
图3.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依从性良好
四、亟需医保支持:期待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尽快纳入医保目录,惠及更多高血压患者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种BB+CCB长效SPC,是临床所亟需的创新降压药,每日仅需1次用药即可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安全性良好,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从长远来看良好的血压和心率控制可大大减少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助力减轻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沉重负担。期待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能尽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提高药物可及性,让更多高血压患者从中受益。
五、结语
我国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快,在病理生理上以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为主要特点,但治疗现状欠佳,临床亟需能满足中青年高血压降压需求的新型治疗选择。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填补了我国BB+CCB长效SPC制剂的治疗空白,具有抑制SNS过度激活等多重作用机制,为我国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提供了简便高效的降压新选择,在降低血压和心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治疗优势。期待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能尽快纳入医保目录,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6): 553-578.
2. 赵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6): 513-515.
3. 王继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 30(6): 514-516.
4. 张梅,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0): 1780-1789.
5. 刘靖, 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 28(4): 316-324.
6. Lu J, et al. Lancet. 2017; 390(10112): 2549-2558.
7. 孙宁玲, 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10): 934-939.
8. Goldstein DS. Hypertension. 1983; 5(1): 86-99.
9. Yang T, et al. Hypertens Res. 2017; 40(1): 79-86.
10. Gottwald-Hostalek U,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6; 32(10): 1735-1743.
11. Shirure PA, et al. Int J Med Res Health Sci. 2012; 1: 13-19.
12. Hostalek U, et al. Cardiol Ther. 2015; 4(2): 179-190.
13. Foch C,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22; 38(4): 58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