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双药联合的降压治疗策略被普遍应用于血压管理,其中β受体阻滞剂(BB)+钙通道阻滞剂(CCB)占比约1/3[1]。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CCB氨氯地平各自作为单药降压具有长效且耐受性良好的特点,两药机制互补,是理想的配伍方案。但这两种药物联用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到底如何?今年6月在线发表的AMCOR研究结果给出了答案[2],BB+CCB的优势再次得到力证。
共创双赢: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再添新证,联合降压,发挥“1+1>2”的效果
AMCOR研究是在一项波兰开展的Ⅲ期、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比较比索洛尔5 mg和氨氯地平5 mg联合治疗与氨氯地平5 mg单药治疗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图1)。研究共纳入367例接受氨氯地平5 mg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每日1次比索洛尔5 mg组(n=181)或安慰剂组(n=186),持续治疗8周。主要终点是第8周时收缩压自基线的降幅。
图1. AMCOR研究设计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比索洛尔5 mg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在第4周平均下降7.2±12.74 / 3.95±8.85 mmHg(P<0.0001),第8周时平均下降5.5±12.44 / 3.84±9.46 mmHg(P<0.0001 / P<0.0002)。第4周和第8周时,比索洛尔组分别有62%和65%的患者达到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目标(对比安慰剂组均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002和0.0004);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周和8周后,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比例较单用氨氯地平显著更高(收缩压<140 mmHg:第4周,68.3% vs. 45.4%,P<0.0001;第8周,69.0% vs. 50.3%,P=0.0002。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第4周,61.7% vs. 41.3%,P=0.0004;第8周,64.9% vs. 45.6%,P=0.0004)(图2)。
图2. 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周和8周后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比例较单用氨氯地平显著更高
同时,相较安慰剂组,比索洛尔组患者的心率更低,第4周和第8周时的组间差异分别为7.23±9.84次/分和6.25±9.26次/分(P均<0.0001)。在所有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上,比索洛尔5 mg联合氨氯地平5 mg治疗均优于氨氯地平5 mg单药治疗。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4例 vs. 22例,P<0.064),无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因此,AMCOR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用氨氯地平相比,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联用比索洛尔可显著降低患者4周和8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共识力荐:BB+CCB疗效明显,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被推荐用于临床降压治疗
AMCOR研究再次从循证证据角度对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的疗效和安全性给予了肯定。该研究在线发布后不久,2023年9月,中国《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3](以下简称“共识”)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共识提出,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可成为我国更广泛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的优化策略,由BB和CCB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在共识中受到推荐。值得注意的是,从已公布的202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4]来看,BB+CCB方案也是新指南推荐的优选降压方案之一。
共识指出,不同药理学成分组成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显著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长期服药持续性、提高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从而使心血管预后改善更明显。在降压治疗中,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改善血压控制水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减少单一药物剂量增加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降压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目录。目前上市的降压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药物涉及的组合包括ACEI+CCB、ARB+利尿剂、ARB+CCB、利尿剂+CCB、BB+利尿剂、BB+CCB。共识建议存在动脉硬化或血管收缩的患者使用包含ACEI、ARB、CCB或利尿剂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合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患者使用包含ACEI、ARB、BB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目前国内外临床可用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列表中,有高血压适应证的药物明确列出了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表1)。
表1. 目前国内外临床可用的有高血压适应证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证据丰富:并非所有BB和CCB都能组成SPC,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为何成为优选?
细读共识可发现,在列出的目前国内外临床可用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中,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是仅有的BB+CCB。事实上,不同BB以及CCB之间存在较大差异[5],并非所有BB与CCB都能组成SPC。比索洛尔为目前国内上市的选择性最高的β1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的亲和力是β2受体的19.6倍[6]。英国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与非BB和其他BB相比,比索洛尔长期治疗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获益[7]。而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CCB,半衰期长,每日一次给药即可在24小时内持续控制高血压[8]。荟萃分析显示,与其他非CCB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基于氨氯地平方案治疗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卒中、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10%、15%和7%[9]。从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来看,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是一种优势组合SPC,两种组分均为长效、安全且临床治疗效果确切的降压药物,每天服用1次可以实现平稳降压达标[10]。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上市后,其临床应用证据也在不断积累。一项Ⅲ期研究发现,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可改善比索洛尔或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失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11]。波兰一项队列研究在10 5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证明,与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自由联合相比,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治疗6个月使患者平均收缩压从147.3 mmHg降至130.9 mmHg,平均舒张压从87.9 mmHg降至79.1 mmHg(图3),高达98.1%的患者依从性极好或良好(图4)[12]。而且,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安全性良好,在大型真实世界研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7%[12]。
图3.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图4. 98.1%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的依从性极好或良好
结语
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策略选择需兼顾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将两个优势降压药物合二为一,强强联合,通过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提升用药依从性,更好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循证证据不断累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Guo Q, et al. J Hypertens. 2022; 40(Suppl 1):p e302. DOI: 10.1097/01.hjh.0000838668.20434.ca.
2. J?drusik P,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23; 39(7): 939-946.
3.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9): 901-910.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展望. 2022年中国高血压年会. 2023-03-11.
5. Rosendorff C, et al. Circulation. 2007; 115(21): 2761-2788.
6. Smith C. Cardiovasc Drugs Ther. 1999; 13(2): 123-126.
7. Sabidó M, et al. Pharmacol Res. 2018; 130: 191-197.
8. Abernethy DR. 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91; 17 Suppl 1: S4-S7.
9. Lee SA, et al. Korean J Intern Med. 2014; 29(3): 315-324.
1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 5(1): 1-7.
11. Gottwald-Hostale U,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6; 32(10): 1735-1743.
12. Hostalek U, et al. Cardiol Ther. 2015; 4(2): 17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