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MI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与介入治疗相当 Intensive AMI Medical Treatment Equals Invasive Strategy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5/4/21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05年3月16日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的存活犂此担┪锴炕瘟频男Ч胄脑嘟槿胄灾瘟葡嗟薄* Therese Stukel等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来调查美国不同地区AMI治疗强度差异引起的长期临床意义。 他们研究了协作心血管项目(Co-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Project)中在1994~1995年期间因犠次罬I发作而住院的158 831例美国老年医疗保险患者,并对他们进行了7年的随访。 研究小组报道:“那些心导管技术较强的地区通常倾向于采用更大强度的介入治疗方式,同样对患者进行心导管治疗的比例也更高,这种倾向性与患者的年龄、危险大小以及临床表现无关。” “拥有心导管技术和患者的危险较低通常是促使医生采取介入性治疗的主要原因。” Stukel等认为,介入治疗目前主要用于低危险的患者中,产生这种治疗-危险悖论的原因可能源于医生对疗效和危险关系的误解或者考虑到治疗的并发症。 在介入和药物治疗强度最大的地区和最小的地区,患者7年生存率未校正的绝对差异为6.2%。 重要的是,药物强化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均可以改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MI的生存,而与该地区介入治疗的水平无关。 在心导管技术发达的地区,患者常更多地接受介入治疗而不是药物治疗,而且这种倾向性与临床适应证或者危险大小无关。 但是,研究者指出:“在药物治疗强度较大的地区,介入治疗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带来额外的临床益处。” 他们补充说:“虽然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在理想条件下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特定AMI亚组人群的生存率,但是这种策略带来的临床疗效并不能推广到整个人群中,因为临床实践并不能达到试验的理想条件。” 这些临床差异包括设备缺乏、医生经验不足、向具有心导管技术医院的转运时间长、在所有AMI患者中介入治疗的疗效并未得到证实、这些操作在极高危患者中使用不足。 在与该研究同期发表的一篇述评中,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的Saif Rathmore等讨论了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转运至介入中心可能带来的益处及其不足之处。 他们说:“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表明需要在美国进行ACS区域化,而且也没有任何指南建议这种做法。” “虽然ACS区域化是一个激烈争论的话题,而且有不少支持者,但是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支持进行这个重大变动的必要性。”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心梗药物治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