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0,P < 0.0001),其平均住院时间(LOS)更长(分别为8.4 vs. 5.7),且更有可能发生VTE事件(分别为6.1% vs. 2.4%)。
结论:与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磺达肝癸钠治疗的患者其TCP风险没有显著性增高。与之相比, 接受依诺肝素、达肝素和UFH治疗的患者其风险比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增高。治疗组中有编码记录TCP的患者比无编码记录TCP患者发生更多血栓事件,其人均医疗费用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因此,由于TCP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评价注射用抗凝药物时应考虑TCP的风险。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关振鹏):
骨科大手术后进行药物抗凝预防已成为国内外的常规治疗,但近来不少研究表明,使用这些药物预防后,尤其是肝素类药物使用后会出现TCP,导致出血并发症不断增加,使得不少临床骨科医生对手术后普遍应用这些抗凝药物的成本-效益比产生了怀疑,担心像现在这样术后常规进行血栓药物预防,既浪费了医疗资源,又增加了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而磺达肝癸钠作为新一代抗凝药物的出现及临床应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骨科医师们上述的顾虑。磺达肝癸钠为人工合成,在体内和抗凝血酶III(AT-III)特异性结合,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血浆半衰期为13~21小时,每日注射1次,剂量无需监测。此外,它不与血小板因子IV相结合,不会发生药物诱发的TCP。越来越多的临床药物试验研究证据表明,磺达肝癸钠可大大降低骨科大手术后的DVT发生率在10%以下,而且出血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面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较其他LMWH,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比。 本文从TCP着手,分析了应用不同LMWH和磺达肝癸钠相对于不用抗凝剂的患者TCP发病率,并评估治疗组中TCP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经过校正及统计分析后发现,与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磺达肝癸钠治疗的患者其TCP风险没有显著性增高。与之相比, 接受依诺肝素、达肝素和UFH治疗的患者其风险比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增高。治疗组中有编码记录TCP的患者比无编码记录TCP患者发生更多血栓事件,其人均医疗费用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因此,评价注射用抗凝药物时从TCP的风险角度来考虑,磺达肝癸钠也同样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面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