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社会和心脏病联合会确立了室内传导异常及心室预激的诊断标准。该标准包括完全和不完全性左束支和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阻滞、非特异性室内阻滞以及心室预激。在此基础上,指南补充和修订了新的正常QRS波群时限和心室内传导障碍(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isturbances)的诊断标准,指南给心室内传导障碍下的定义是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在心室内的传导出现异常,引起QRS波群形态或时限异常。现将指南中关于心室内传导障碍标准化解读如下:
四、正常QRS波群时限随心脏增大而延长
写作组认为QRS波群时限可能随年龄增长心脏质量增加而延长。年龄小于4岁的儿童,QRS波群时限≥90ms即视为延长;4~16岁者,QRS波群时限≥100ms方为延长; 建议目前年龄≥16岁者QRS波群时限>110ms应视为异常这一指标是可行的。
五、关于额面QRS平均电轴
针对目前临床对QRS电轴偏移的分类方法不一致,指南确定了QRS电轴的偏移的分类法:成人正常QRS电轴-30°~-90°。电轴<-30°为电轴左偏,-30°~ -45°为电轴中度左偏, -45°~-90°为电轴显著左偏,90°~120°为电轴中度右偏,120°~180°为电轴显著右偏, QRS波群正负双向相等时,为电轴不确定。
一般电轴轻度偏移,无动态变化,又无明确病因者,考虑为正常变异。在下列情况QRS电轴偏移具有诊断意义:
电轴显著左偏见于:(1)左前分支阻滞;(2)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部分左束支阻滞;(5)右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6)在青紫型心脏病患者,电轴显著左偏可排除法洛四联症。
电轴显著右偏见于:(1)右室肥大;(2)左后分支阻滞;(3)右位心;(5)左右手电极板反接。
六、右束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是最常见的心室内传导障碍。并且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比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更多见。指南修订了不同年龄组发生的右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来讲,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因为,下列数字是不记忆的。|
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1)成人QRS波群时限≥120ms,4~16岁儿童>100ms,4岁以下儿童>90ms。
(2)V1、V2导联QRS波群呈rsr’,rsR’或rSR型。R’或r’时限通常比初始R波宽。少数患者可在V1和或V2导联出现宽并常有切迹的R波。
(3)成人I、V6导联S波时限>R波时限,或S波时限>40ms。
(4)V5、V6导联R峰时限正常,但V1导联R峰时限>50ms.
以上标准,诊断时前3条应具备,当在V1导上呈显著单一R波有或无切迹时,应该满足第4条标准。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成人不完全右束支阻滞的QRS波群时限为110~120ms;4~16岁儿童为90~100ms;年龄<8岁儿童为86~90ms,其他标准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在儿童,QRS波群终末右向波时限<40ms但≥20ms可诊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可出现在无心脏病变的人中,但更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①儿童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结构性心脏病。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是第一穿隔支水平以上部位闭塞的表现,心肌缺血、损伤、梗死面积大,预后差。③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后,原发性ST-T改变部分或完全被掩盖。④右束支与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存,可导致阻滞型心室停搏。⑤各种大手术后突然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高度警惕急性肺栓塞。⑥应用心律平等药物以后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药物毒性反应。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时限≥160ms,见于缺血型心肌病、扩心病等。⑧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发生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常见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