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H201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损害:视网膜损害和动脉僵硬度增加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0/6/30 10:04: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的:高血压所致视网膜损害是明确的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TOD)之一,但是目前对高血压视网膜损害的临床和预后意义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视网膜损害和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系。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具有强相关关系。

    目的:高血压所致视网膜损害是明确的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TOD)之一,但是目前对高血压视网膜损害的临床和预后意义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视网膜损害和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系。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具有强相关关系。
     试验设计和方法:我们连续入选了268例新诊断、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13岁,其中女性151例,诊室血压为152/90 mmHg)。患者既往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明显的并存疾病。取静脉血测定代谢指标。对所有受试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眼底镜检查,根据Scheie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五组(A、B、C、D和E组),分别对应Scheie分级的0、I、II、III和IV级。采用康普乐(Complior SP)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 PWV)以评价动脉僵硬度。
     结果:五组患者(n=39、87、99、35和8)的年龄、性别、ABPM参数和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血脂和尿酸)均无显著差异。但是,Scheie分级较高的高血压患者c~f PWV显著更快,五组患者的c~f PWV分别为8±1.3、9.1±1.8、9.4±2.1、9.8±2和9.9±2.4 m/s(P=0.005)。值得注意的是,动脉僵硬度的另一个替代指标——脉压在各组间也有显著差异,分别为53、60、63、65和67 mmHg(P=0.04)。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眼底损害分级和收缩压是c~f PWV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主动脉僵硬度的进行性增加,与Scheie分级所评价的眼底损害进展相一致。高血压患者的大、小血管也存在相似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例如管壁增厚和内皮损伤),这可能有助于解释本研究的发现。
 

版面编辑:沈会会



微血管大血管损害 视网膜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