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77年美国恩格尔教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到1995年我国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概念,人们愈来愈重视心理健康。近年来,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的相关研究不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焦虑、抑郁2种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亦反复出现各项大型研究中,博人眼球。这不,2020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伊始,2项长期大规模研究均表明抑郁可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可见心里难受真的会心痛!小编现整理其精髓,以飨读者。
韩国全国大型研究:抑郁可增加房颤风险
尽管,当前基于生物学机制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研究者仍致力于探究心理社会因素与房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从源头预防房颤。
这项研究旨在通过韩国国家健康保险局数据库,分析抑郁症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纳入2009年参与国家健康体检的9 075 224例受试者,排除体检前确诊房颤者。研究中抑郁症是指2年内明确诊断为抑郁症。
基线时,124 709例(1.37%)受试者为抑郁症患者。相比非抑郁症组,抑郁症组女性占比更大、合并其他疾病者更多;校正协变量后,抑郁症组房颤风险升高30%(RR=1.30;95%CI:1.26~1.34)。且,抑郁症复发者,房颤发生风险更高(图1)。
一言概之,抑郁症可增加房颤发生风险,抑郁症负担越重,房颤风险越高。未来,我们应开展更多研究探讨早期治疗抑郁症是否能预防房颤。
图1. 非抑郁症、抑郁症、抑郁症反复者房颤风险趋势图
俄国10年数据:抑郁症可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这项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旨在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SCORE<5%是否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及其程度。2009年,纳入142例SCORE<5%、高血压患者(男37例,女105例),并采用HADS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水平。2019年,电话随访这些患者过去10年的CVC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血运重建术、因心血管疾病住院。
基线时,14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9±8.2岁,平均收缩压为130.0 mm Hg,平均舒张压为80.0 mm Hg,平均胆固醇水平为6.1 mmol/L,甘油三酯1.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 mmol/L。HADS量表中焦虑平均得分为7.0分,抑郁平均得分为5.7分。其中,109例(76.8%)无明显抑郁症状(0~7分),74例(52%)无明显焦虑症状(0~7分);12例(8.5%)具有明显抑郁的症状(>11分),26例(18.3%)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11分)。
随访10年间,心血管死亡2例,心肌梗死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脑卒中4例,因心血管疾病住院34例,新发冠心病14例,共计31.7%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
相比未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基线时抑郁得分更高(7.0 vs. 5.0,P=0.04)。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含有年龄、性别、血压、心率和焦虑的模型中,抑郁是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β=0.218,P=0.03)。
抑郁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不仅应充分评估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胆固醇水平等“经典”危险因素,还应全面评估心理社会因素,以提高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
结语
心理状态会影响健康,这2项大规模长期研究用数据证实了,抑郁真的伤心、伤身!看来,心血管疾病学、精神心理疾病学双肩挑的双心医学更得加速发展了!希冀在不远的将来,双心医学从整体角度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还患者双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J Choi, et al. Depress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2. MD Smirnova, et al. 10 years observation study of low and moderate cardiovascular risk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impac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 in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