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HA专访 | 张健教授:深度交流,助力中国心力衰竭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8/11/19 11:34:2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8年AHA@GW-ICC联合论坛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发表精彩报告,回顾近年来中国心力衰竭的发病和研究进展,与国际领域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并接受了本刊专访。

  编者按:2018年AHA@GW-ICC联合论坛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发表精彩报告,回顾近年来中国心力衰竭的发病和研究进展,与国际领域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并接受了本刊专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健教授
 
  张健教授介绍,此次在AHA@GW-ICC联合论坛他主要针对中国心力衰竭临床实践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了报告,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关于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情况。2003年调查显示,中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2010年对新疆地区的调查结果其患病率达1.3%。中国在过去三四十年里,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均持续增长,形成了心力衰竭的巨大后备军。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非常突出。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心力衰竭将进入较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其次,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关注到患者的特点究竟是什么?2012年~2015年,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研究(China Heart Failure),充分介绍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比较欧美国家,中国心力衰竭患者要年轻4~5岁,特别是入院时收缩压较低,为120/80 mm Hg,比日本低18 mm Hg,比美国低16 mm Hg。同时也发现,作为合并症,我国高血压仅有50%,而欧美国家在60%~70%的水平。我国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以eGFR<60 ml·min-1·1.73 m-2计算,eGFR达到39%,高于国际水平,而糖尿病的合并率为21%。这些特点提示我们未来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积极推行优化指南指导药物治疗(GDMT),在患者入院治治疗前,通常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在30%左右,经心内科治疗后有所提高,使用率达到60%~70%。在患者出院时一般常予初始剂量,距离靶剂量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还需注意患者出院后的管理,进一步使患者实现标准用药,达到靶剂量。
 
  另外,张健教授在报告里还特别提到我国目前在心力衰竭临床方面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近年来,大家对心力衰竭标志物较为关注,从2002年开始脑钠肽(BNP)的研究,到随后对无生物活性的氨基酸氨基末端部分(NT-proBNP)的观察,已开展了一系列标记物的检测。2014年之后,相继发表了大规模临床标志物的研究,例如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研究,这是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一组涉及1500例患者的临床愈后观察。结果提示,sST2和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判定上基本保持一致,如果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可增加评估患者预后的效益。
 
  sST2在未来应用中,在反应心肌纤维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工具。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半乳糖凝集素-3(Gal-3)也是反映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哪一种标志物在肾衰竭时受到的影响更大,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sST2和NT-proBNP受到的影响相比Gal-3要小很多,尽管当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它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这需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此外,张健教授还在会议上介绍了其他有关标志物的检测。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方面,已发表关于初发扩张性心肌病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发现,48%的患者经标准化药物治疗之后,射血分数能恢复到50%以上,结果非常好。同时还制定出一个评估公式,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患者曾经有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时,则其恢复机会要比其他没有高血压患者恢复的更好。 这些研究结果均与国际研究同步,结果也比较好。
 
  采访中,张健教授介绍,中国正开展一项对400多例患者进行长达5年时间的随访研究,发现其中有24.8%的患者能完全达到心脏逆重构,结构和功能全部恢复至正常。但同时也注意到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复,其反复的因素中停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在我国有很多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研究,且部分已在II期试验取得能改善心脏重构,提高射血分数的作用,并在JACC上发表了结果。此外,还有一部分其他药物研究,例如中药芪苈强心胶囊,作为一个先导试验,在降NT-proBNP水平方面要比单纯应用标准治疗效果好。因此,在中药治疗面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使其优势真正可以通过证据的方式体现出来。
 
  ACC 2018大会上,张健教授口头报告了对纽兰格林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评估结果,介绍了该药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价值。目前,该药在中国已进行有条件的上市批准申请。2018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18)上,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报告了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左心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H-LHD)研究结果,使用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与西地那非治疗进行比较,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无显著不良反应,而且对射血分数保留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同等获益。
 
  此外,张健教授在报告中也展示了中国参与的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使很多新药能更早应用于中国临床实践。未来,在心力衰竭的防治和管理中,一定要关注并进一步开展更多的创新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还要关注一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包括左心辅助装置,2017年我国国产第一个心室辅助装置已应用于患者,而且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我国也在不断研制其他新型心室辅助装置,这都将为未来的治疗提供很好的机遇。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心力衰竭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