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21日,2019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国测(北京)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这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宴上,将展示我国心力衰竭防治研究的哪些新成果?今年的会议有何特色?带着这些问题,本刊有幸邀请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逐一揭晓。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健教授
《国际循环》:CIHFC大会促进中国心衰诊疗不断发展,据您所了解,中国心衰临床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健教授:近年来,中国心力衰竭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已开展几项临床注册研究,特别是China-HF研究,明确地反映我们国家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即与国外相比,我国患者相对较年轻,血压也较低,平均只有128 mm Hg。另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合并症低于欧美国家,但达到50%以上。糖尿病、肥胖合并症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平均住院日等同于欧美住院率和韩国住院率,达4.1%。
二,规范化治疗,在全国心力衰竭同仁的推动之下,开办学习班、心力衰竭学院,广泛推进我国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进程。使基层医生,甚至包括大医院的医生,对规范化心力衰竭诊疗有了深刻了解,较既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具体可体现在标准化治疗的药物使用方面,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螺内酯的使用及药物剂量达标率,均有提高。同时,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如地域差距仍较大,还需做大量的工作来改进。
三,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在国家和学会的支持下,成立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创办心力衰竭国际学院,进行全国巡讲,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办心力衰竭精英培训班,对从各县县级医院选出的优秀中青年医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让大家参加具体工作,互相交流和提高,深受欢迎。
四,临床治疗效果,规范化治疗的推广,以及大家对心力衰竭的高度关注,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加强患者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如2014年阜外医院报告一组初发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经标准化治疗后,有48%患者的射血分数在1年内恢复正常。后续随访5年结果提示,25%起初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而且发现如果患者停药,或放松自身管理后,一部分患者复发。
五,基础研究方面,如心力衰竭、心肌病的病因研究等,我国也取得很多成果,如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建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的精准分型,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赞扬,将其命名为“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的阜外分型”。
《国际循环》:目前,心力衰竭的诊疗中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张健教授:心力衰竭治疗中,强心、利尿、扩血管被称为“三板斧”。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理念有较大转变,除急性期改善患者症状,挽救生命的“三板斧”外,拮抗心力衰竭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内皮素系统),对心力衰竭的预后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心力衰竭的诊疗中大家关注合并症的情况,如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特别关注病因的搜寻,随着大家对心力衰竭病因认识的提高,逐渐发现许多特殊的既往认为罕见的疾病,包括心肌疾病,线粒体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以及罕见的以心肌肥厚为特殊表现的疾病等。心力衰竭病因的搜寻以及病因的治疗,是未来心力衰竭患者可获得良好结果的重要方面。
《国际循环》: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如何?
张健教授:关于心力衰竭标志物,2001年应用于临床的第一个标志物是BNP,被称为心力衰竭的白细胞计数。随后又发表NT-proBNP在诊断、反映容量变化和心室内压力变化的数据,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相关指南明确提出,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预测、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价值。目前,NT-proBNP在临床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在急性呼吸困难的情况下。
新标志物的出现,包括反映心肌纤维化的ST2和Gal-3,在临床应用后,能较好的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张宇辉教授等开展的相关研究,也是亚洲最大规模的研究,深刻反映ST2和Gal-3在心力衰竭预后判定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可喜的是,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发表了中国的正常值,包括NT-proBNP、BNP、ST2正常值,这对拥有国人数据而言,有一定推进作用,这些正常值已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希望大家关注国人标志物的正常水平。
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是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如果在心力衰竭时,肌钙蛋白I或T显著增高,NT-proBNP或BNP同时增高,常反映患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总之,生物标志物可为临床心力衰竭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期待有更多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标志物在未来用于临床。
《国际循环》:作为大会主席,请您介绍一下此次会议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张健教授:本届会议的亮点包括:①体现“新”,即新技术,新方法,新疗效。心脏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是几代人的梦想,我们国家现在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泵,且开始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由胡盛寿院士牵头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好结果,这次大会将介绍具体情况。心脏移植技术在武汉、北京和广州等几个城市已更加成熟。结果显示,我国心脏移植的十年存活率位居全球前列。②注重基层医生培训,设立基层论坛,在培训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基层医生对心力衰竭的认知能力和基本管理能力。③关注年轻医生,设立青年论坛,青年比赛等,为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④大会将召开国家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会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所下设的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国家医联体总结和表彰大会。这将有力推动心力衰竭事业向前发展,也体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各个协会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