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中国ASCVD负担及其相关死亡不断增加,高血压的综合管理和防控对于ASCVD防控意义重大。在CICI 2019大会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金秀教授分享了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新策略和新理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林金秀教授
高血压——ASCVD防控的重要靶点
近年来,中国ASCVD的绝对和相对死亡负担不断上升,心血管死亡率已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的40%以上。深入分析导致中国ASCVD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见,一方面其与老龄化及人口增加、救治能力提高等不可避免的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相关疾病有关。在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的影响最显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ASCVD的防控,高血压是重要的靶点和突破点。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常常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数据显示,90%的高血压合并一个以上危险因素,55%合并两个以上危险因素,三分之一的成人高血压患者伴代谢综合征。临床实践中,高血压常与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肥胖共存,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ASCVD。
高血压防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血压的防控应坚持控制血压的初心不变,牢记降低ASCVD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使命,坚持综合防治的策略。2019年ACC有关CVD一级预防明确推荐针对高血压、体力活动、阿司匹林、糖尿病、饮食、吸烟和胆固醇七大要素的七大措施,强调高血压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关于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和管理,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应努力做到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和保持乐观心态,并坚持降压、调脂、控糖和抗栓不放松。
调查显示,不良饮食是全球死因之最。在中国,舌尖上的饮食是导致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平衡饮食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管理三高(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及卒中风险,也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核心内容。
高血压降压策略新知
回顾过去,高血压管理取得显著成绩,但知晓率和控制率仍比较低。基于中国国情,推荐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家庭自测血压以提高知晓率和达标率。此外,降压获益主要来自长期平稳血压达标。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证据,推荐强化、优化(剂量和联合)及简化的降压治疗策略。
强化降压目标是近年来降压治疗的重要策略。多项研究显示,强化降压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心血管获益,CHIEF研究为此提供中国证据。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血压指南推荐若患者能耐受应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近期发布的INFINITY研究、SPRIN-MIND研究等最新结果发现,强化降压可预防脑损伤及改善脑功能,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为强化降压的脑血管获益提供新证据。
调脂管理新理念
高血压的调脂管理,应坚持胆固醇原则,强调他汀是基础,他汀+是趋势。临床实践中应针对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人群选择个体化的控制目标。需注意的是,胆固醇水平过低可能增加女性脑出血风险。因此,胆固醇并非降得越低越好。一级预防相关研究提示,将LDL-C目标设定为70~90 mg/dl比较理想。
控糖新进展
回顾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探索研究,可谓波折不断。研究显示,除二甲双胍外,传统降糖药物没有心血管获益,反而可增加心血管风险。可喜的是,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为心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希望。目前,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管理应从以降糖为中心的理念向以改善心血管结局为中心兼顾血糖控制转变;药物选择时二甲双胍及强化生活方式是一线选择;SGLT2抑制剂及GLP-1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二线选择。
抗栓新认识
目前,对具有高ASCVD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指南推荐可应用阿司匹林行一级预防。
高血压群体防控对策梳理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血压防控需做好群体防控,要强基层,坚持农村是主战场,农村和社区医生是主力军。此外,还应坚持政府主导的分级诊疗主要策略。另外,专业指导不能忽视,做好CVD预防的七大要素是关键。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于高血压防控,高血压防治规范化、信息化与智慧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技术支撑也成为影响高血压群体防控成败的重要因素。最后,需强调,高血压防控工作离不开患者及媒体的参与,广泛的科教也不容忽视。
《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到2030年将早发心血管死亡减少30%、使国人人群寿命超过79岁的目标。鉴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我国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三个危险因素,优化三高管理无疑将有助于实现上述中国健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