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0)上,“探索亚临床脑血管疾病成像生物标志物的知识空白”论坛邀请了五位专家,他们对亚临床脑血管疾病成像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分别进行了讲解和答疑。
编者按:在2020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0)上,“探索亚临床脑血管疾病成像生物标志物的知识空白”论坛邀请了五位专家,他们对亚临床脑血管疾病成像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分别进行了讲解和答疑。《国际循环》筛选其中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Prof. Konstantinose Arfanakis - 磁共振成像病理相关性:了解脑血管病变的特异性
血管神经病变的MRI表现大体分为两类:可见征象和不易见征象。
可见征象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MH)、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微出血、梗死、皮层表面铁质沉着、脑内出血;不易见征象包括下列情况出现异常----水扩散、脑功能、血管反应、皮层厚度、脑的水灌注、R2值、磁敏感性(QSM)。可见征象的特异性有多强?下面会重点谈一下WMH。血管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梗死、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阿尔茨海默氏病变、TDP-43、海马硬化、路易小体)混合的多种病理改变在老年大脑中很常见,而最近的研究显示即使在没有认知障碍的人群,大多数已经出现脑内病理改变,其中出现血管性改变的受试者中,大多数混合有神经退行性变;另外,随着人们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氏早老性痴呆(AD),血管性和神经退行性病变混合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单纯的血管性病变越来越少。因此,在评估特定的脑血管病变时需要把同一个患者的MRI结果和病理改变结合起来分析,考虑到多种病理改变的共同影响,如果有可能,考虑进行社区人群的大样本研究、以及死前短时间内或离体MRI研究。
Prof. Arfanakis小组进行MRI-病理综合研究的方法是每年对受试者进行随访和两年进行一次MRI评估,患者死后尸体解剖时获取大脑标本(平均时间为死后8.8小时进行),死后24小时行第一次离体MRI检查,在死后30天做第二次MRI,然后将所有的脑标本进行详细的组织病理学评估。研究(N=603)显示WMH负荷与血管性病变相关,主要与小动脉硬化、大梗死灶和微梗死相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临界),并且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变相关;其中,非老年性痴呆组和无认知障碍组的WMH负荷也与小动脉硬化、大梗死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WMH负荷与血管性病变和阿尔茨海默氏病变都相关,不同的是,WMH负荷与血管性病变的相关性是独立于临床状况的,而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变的相关性出现得较晚,跟病情进展有关。同一项研究还分析了重度WMH负荷组的不同血管性病变,发现19%的没有小动脉硬化,约50%没有梗死,这两项是与WMH负荷相关性最强的血管性病变;而在中度WMH负荷组,32%的没有小动脉硬化,约70%没有梗死;进一步分析轻度WMH负荷组的结果发现49%的没有小动脉硬化,70%以上没有梗死。
近期一项研究(N=800)分析了不同脑叶WMH体积与血管性病变和阿尔茨海默氏病变的关系,发现不同脑叶WMH体积与这两种病理改变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整体发现WMH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特异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把WMH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学习功能对某项特定的血管神经病变得出评分。结果发现,多项生物标志物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预测小动脉硬化(63例MAP/ROS研究的受试者,AUC=0.77),进一步研究证实,小动脉硬化的生物标志物评分与两年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小结
MRI-病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MRI和血管神经病变的关系,混合的病理改变在老年人中常见,大样本的社区人群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多重病理改变;血管性病理改 变的MRI征象无特异性,这里仅讨论了WMH,其他MRI征象也有类似的结果,WMH与血管性和神经退行性病变都有关系,在不同脑叶这种关联性的表现不同;多种MRI特性相结合可能更好地预测特定血管性病变。